当前位置:首页>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,空中响起的军号

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,空中响起的军号

  • 2023-12-27 17:07:10

茅山不仅是道教名山和深氧度假胜地,还是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,当年新四军曾在茅山北麓浴血奋战,谱写了一曲雄壮的悲歌。

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就坐落于茅山北麓、望母山山巅之上,这座碑由镇江市全体党员交纳特别党费,于1995年9月1日建成。纪念碑宽6米,高36米,碑名“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”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。

碑体用钢筋混凝土浇筑,碑后刻有纪念碑文:“一九三八年五月,奉中共中央之命,新四军东进苏南敌后,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。在陈毅、张鼎丞、谭震林、粟裕等领导下,五万兄弟踊跃参军,浴血战斗五千余次,毙伤俘敌四万多名,七千将士壮烈捐躯,其勋劳业绩,彪炳史册。值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,特立此碑,永志不忘。”落款是“落款为中共镇江市委员会,镇江市人民政府敬立”。

纪念碑的很多数字,都有着特别的寓意。比如说,下面的须弥座高3.13米,镇江市全体党员31.3万人。碑身28米,寓指新四军一、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。碑前317级16米台阶,每组50级,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。6组台阶寓指6月,最后17级寓指17日,合起来寓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。

纪念碑的两侧,各有六角碑亭一座,在碑后有光荣榜,记载着建碑捐款单位和95位抗日老同志的名单。

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是当年全国坚持最久的抗日根据地之一,在日伪长期夹击下,苏南军民的抗日呈现出了罕见的艰苦性和复杂性。根据地先后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0万多兵力,在5000多次的作战中毙,伤,俘日伪军达4万多人。苏南人民的5万优秀儿女参加了新四军,7000多人为国捐躯,其中县团以上干部牺牲的就有百余人。

据说在1997年春天,附近居民偶然发现每当在纪念碑下燃放鞭炮时,碑前上空就会传出“嘀嘀达”的军号声这一奇特现象后,被誉为“世界一绝”。于是,这里除了红色革命纪念地,也成为了旅游胜地。来这里的游人就更多了。对于这种奇特现象,很多专家来研究,一种解释是说与纪念碑前317级台阶有关,不过这个数字怎么会引起自然界的共鸣,似乎也难以有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。另一种解释说是与纪念碑所在望母山结构有关,那就是地质上的问题了。还有一种解释说是因地磁场作用,枪炮一响,就会再现当年的军号声,就像故宫等地会出现地去的影像一样,但也没有确凿的证据。

根据这个奇特的现象,现在还流传着一个新四军小号手的故事,认为这种现象就是那位小号手显灵,看见革命胜利了,就吹响了军号庆祝。所以,后来还特意建造了一座小号手的雕像。不过即使没有这一奇特现象,游客也会在游览登茅山之余,来瞻仰纪念碑雄姿、缅怀先烈。